據麥姆斯咨詢報道,廈門大學楊朝勇教授課題組在高通量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新器件新方法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以“Highly parallel and efficient single cell mRNA sequencing with paired picoliter chambers”為題發表于《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在單個細胞水平上對轉錄組進行高通量測序分析,從而揭示單個細胞內所有基因的表達情況,揭示細胞間的異質性,在發育生物學、免疫學、微生物學、神經科學、臨床醫學等領域有重要的應用前景。單細胞轉錄組測序的挑戰在于如何高效地操控單個細胞,如何對大量的低拷貝數mRNA進行無偏倚擴增,如何避免背景游離mRNA的污染,以及如何同時對大量的單細胞進行并行測序以降低成本。

Paired-seq原理圖
針對上述挑戰,楊朝勇教授課題組開發了一種全新的高通量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新方法(Paired-seq)。Paired-seq通過將高效單細胞捕獲操控微流控芯片與DNA編碼微珠技術相結合,一次測序即可完成對成百上千個單細胞轉錄組的同時分析,解決了單細胞轉錄組測序存在的關鍵難點。
首先,該工作設計了一種基于差異流阻原理及微閥微泵控制的高效單細胞/單微珠捕獲與操控的微流控芯片,可實現對痕量細胞樣本的高效率單細胞捕獲。
其次,Paired-seq利用DNA編碼技術,使每個細胞內的基因帶上獨一無二的細胞標簽和分子標簽,實現對大量單細胞同時操控測序,通過標簽信息對不同細胞來源的信息進行區分,保證每個細胞轉錄組信息的獨立性,同時通過分子標簽對mRNA分子表達量進行數字化統計,從而消除了序列差異導致的擴增偏差。
此外,該芯片集成了微閥微泵結構,實現微量反應體系的主動快速混合、交換以及對單細胞的清洗,提高了細胞的裂解效率并有效地清除了溶液中背景游離RNA,大大降低了游離RNA的污染。
最后,皮升級單細胞反應腔體極大地提升了RNA分子的局部濃度,從而實現痕量RNA分子的高效捕獲與反轉錄擴增,提高了基因檢測靈敏度。與其它單細胞測序平臺相比,在相同的測序深度下,Paired-seq可以檢測到更多的基因,極大地降低了測序成本。
基于以上系列創新的設計,Paired-seq具有細胞利用率高、靈敏度高和測序成本低的優勢,為單細胞的異質性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
該工作由廈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美國斯坦福大學等多團隊聯合攻關完成?;瘜W生物學系博士研究生張明霞、鄒遠和2011協同創新中心博士研究生許醒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該研究工作得到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國家基金委重點項目、創新研究群體項目等支持。
原文標題:廈門大學研發出全新高通量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方法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推薦
如圖所示,我們將現有典型的視頻相關服務按照高通量、強交互兩個維度進行劃分,其中橫坐標表示高通量,縱坐....
在進行創新生態隨想時,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徐立談到了創新的兩個核心要素——科技技術和場景應用,....
發表于 07-29 10:32 ?
712次
閱讀
自1995年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公司誕生到現在已經二十余年,在這二十多年里互聯網在中國的發展可謂是地覆天....
發表于 07-02 11:52 ?
149次
閱讀
澳門大學微電子研究院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的DNA擴增增強劑,可以使反應信號強度提高10倍,從而為....
環境分析方面,在團隊的分子印跡技術發展優勢基礎之上,將微流控紙芯片平臺與分子印跡熒光傳感技術相結合,....
分布式坐席系統是新推出的網絡化、數字化、高可靠性、高實時性、高靈活性、高擴展性以及獨創圖形同步技術的....
發表于 06-03 11:41 ?
130次
閱讀
微流控芯片最初只是作為納米技術革命的一個補充,在經歷了大肆宣傳及冷落的不同時期后,最終卻實現了商業化....
發表于 04-10 10:14 ?
4062次
閱讀
本文主要闡述了微流控芯片的清洗方法及微流控芯片的種類。
發表于 04-10 10:00 ?
754次
閱讀
微流控芯片技術(Microfluidics)是把生物、化學、醫學分析過程的樣品制備、反應、分離、檢測....
發表于 03-21 09:53 ?
346次
閱讀
比爾·蓋茨周五表示,人工智能的潛力現在才剛剛被人們意識到,AI的計算能力每3.5個月翻一番。蓋茨說,....
倩倩 發表于 02-17 07:21
?
1017次
閱讀
蓋茨表示,人工智能的潛力人們已經開始認識到了,并且他的運算能力也在呈幾何倍數增加。人工智能可以更多獲....
倩倩 發表于 02-17 07:17
?
963次
閱讀
人們花費了數百萬美元來尋找新的方法來對抗人類的鐮狀細胞疾病和艾滋病毒。蓋茨說,目前正在開發的技術可能....
倩倩 發表于 02-17 07:13
?
1305次
閱讀
如果想要開發一款視頻app用于直播,作為一名開發者,首先要了解它的技術架構是什么。一個完整的直播技術....
發表于 10-15 09:57 ?
306次
閱讀
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視頻流媒體市場,收購NGCodec對賽靈思而言無疑是一個關鍵性決定。近日,賽靈思(....
發表于 08-01 14:39 ?
221次
閱讀
石墨烯是一種由碳原子組成的二維材料,并且擁有許多神奇的特性。在被當做場效應晶體管時,它可以檢測施加在....
MEMS 發表于 07-04 17:04
?
5058次
閱讀
研究人員在利用微流控技術構建高度貫通多孔微載體用于骨骼肌細胞的微創原位遞送方面取得獲得進展。
MEMS 發表于 06-30 12:20
?
1881次
閱讀
為解決抗生素耐藥性問題提供了新思路。
微流控 發表于 06-27 14:40
?
1235次
閱讀
這種微流控芯片單細胞分析技術具有操作簡便、分析高效的優勢,因而是腫瘤干細胞靶向藥物篩選的有利工具。
微流控科技 發表于 06-20 15:50
?
2484次
閱讀
東麗的基因解析芯片使用該公司的自主材料和加工技術,能夠以達到以往100倍的敏感度檢測出小分子核糖核酸....
MEMS 發表于 06-20 14:43
?
1969次
閱讀
基因組測序“全高清”時代!
微流控 發表于 06-19 15:10
?
1647次
閱讀
通過一部手機就能掌握生命奧秘?
微流控 發表于 06-16 11:17
?
2299次
閱讀
在全球首次成功獲得豬和人的擴增潛能干細胞(EPSCs),這些干細胞具有胚胎發育初期細胞的特征,可以發....
原來信息竟然可以通過神經代代相傳,不知道這是不是另一種“永生”的方式呢?
新智元 發表于 06-11 17:14
?
1920次
閱讀
與其大海撈針,不如把水瀝干,只留下針。
微流控芯片技術是生物醫學領域的重要前沿方向,具有高通量、多靶點、快速、精準、操作簡便等特點。
MEMS 發表于 06-03 15:15
?
2718次
閱讀
復旦大學孔繼烈教授就微流控技術以及其團隊在微流控技術產業化方面的進展做了詳細報告。
微流控 發表于 05-31 14:45
?
5026次
閱讀
微流控技術最初源自于微機電系統(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ME....
MEMS 發表于 05-27 16:24
?
4026次
閱讀
隱匿在生命背后的語言——探索基因測序的應用邊界
硅和玻璃是最早用于微流控芯片的基體材料,主要是由于其加工方法可以直接套用MEMS和微電子領域的加工方....
微流控 發表于 05-23 14:36
?
3316次
閱讀
李曉江教授近年來潛心于非人靈長類基因修飾模型的攻關研究。
一種被稱為Hydro-Seq的新型微流控芯片,從血液樣本中徹底分離出癌細胞的新方法可以幫助研究人員對....
微流控 發表于 05-21 14:10
?
4249次
閱讀
2019年的裁員潮正從互聯網行業傳遞到大健康產業?
此次融資創造了2018年度國內基因領域最大募資金額。
MEMS 發表于 05-16 14:40
?
1396次
閱讀
人們悼念霍金,但他生前最大的憂慮,卻在漸漸被世人遺忘。
WPR 發表于 05-14 16:34
?
1496次
閱讀
胰島素受體(IR)信號傳導是正常代謝控制的核心,并且在流行的慢性疾病中失調。
微流控技術由微加工技術與三維培養相結合產生,在體外細胞培養中潛力較高。
MEMS 發表于 05-07 11:02
?
3469次
閱讀
人工智能能檢測出導致某些癌癥的基因缺陷
埃博拉病毒是一種高致病性傳染病,高親和力和特異性的親和試劑對其防控具有重要的意義。
微流控 發表于 04-25 10:29
?
1661次
閱讀
微流控芯片已經廣泛于醫學、生物、電子、流體、化學等領域,且微流控芯片可把樣品制備、反應、分離、檢測、....
MEMS 發表于 04-25 09:54
?
2150次
閱讀
微流控技術不斷發展,并不斷擴展其應用領域,生物和醫學應用是當前微流控研究的主要領域。
MEMS 發表于 04-15 15:09
?
4337次
閱讀
隨著基因療法成為一個熱門增長領域,賽默飛正在研究如何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發表于 03-28 17:24 ?
908次
閱讀
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劉文明課題組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化學與藥學院王進義課題組針對這一問題,....
微流控 發表于 03-22 17:16
?
2032次
閱讀
研究使用納米尺度的金顆粒制作的生物芯片識別癌細胞DNA特征,能夠迅速完成對特定癌癥標志物的檢測,無需....
MEMS 發表于 03-18 16:26
?
1647次
閱讀
隨著智能手機的興起,“數字求愛”也隨之爆發。
在科學分析中,微流控技術相比于傳統宏觀尺度分析,具備更多優點,這主要是由于微流控回路中各個器件的尺寸....
微流控 發表于 03-11 15:15
?
5698次
閱讀
除了轉基因,人類還可以如何“設計”植物呢?目前,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新的基因工具,這....
在過去的 2018 年,出現了一些基于 DNA 信息引人注目的新興技術,比如智商遺傳檢測、DNA 刑....
微流控芯片技術在水環境污染分析中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因此多集中于優先污染物的相關報道,主要包括重金....
發燒友學院 發表于 01-29 14:40
?
1869次
閱讀
微流控芯片的主體結構由上下兩層片基組成(PMMA、PDMS、玻璃等材料),包括微通道,微結構、進樣口....
發燒友學院 發表于 01-29 14:37
?
3891次
閱讀
微流控芯片的結構由具體研究和分析目的決定,設計和加工微流控芯片片基開展微流控芯片研究的基礎。
發燒友學院 發表于 01-29 14:35
?
19695次
閱讀
真空納米鍍膜的方法的優缺點。目前微流控芯片的表面改性的技術主流及廠家能力...
發表于 12-24 11:49 ?
519次
閱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