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介紹
導航的概念首先起源于航海事業,其最初的含義是引導運載體從一個地點航行到另一個地點的過程。導航的首要問題就是確定航行體的即時位置,還要測定其速度、時間、姿態等狀態參數。由此可見,導航是一種廣義的動態定位。
衛星導航是用導航衛星發射的導航定位信息引導運動載體安全到達目的地的一門新興科學。GPS在導航領域的應用,有著比GPS靜態定位更為廣闊的前景。
GPS導航是一種廣義的GPS動態定位,從目前的應用看來,主要分為以下幾種方法:
(1)單點動態定位
(2)實時差分動態定位
(3)后處理差分動態定位
GPS單點動態定位
單點動態定位是用安設在一個運動載體上的GPS信號接收機,自主地測得該運動載體的實時位置,從而描述出該運動載體的運動軌跡。所以單點動態定位又叫絕對動態定位。例如,行駛的汽車和火車,常用單點動態定位。
GPS實時差分動態定位
實時差分動態定位是用安設在一個運動載體上的GPS信號接收機,及安設在一個基準站上的另一臺GPS接收機,聯合測得該運動載體的實時位置,從而描述出該運動載體的運行軌跡,故差分動態定位又稱為相對動態定位。例如,飛機著陸和船艦進港,一般要求采用實時差分動態定位,以滿足它們所要求的較高定位精度。
GPS后處理差分動態定位
后處理差分動態定位和實時差分動態定位的主要差別在于,在運動載體和基準站之間,不必像實時差分動態定位那樣建立實時數據傳輸,而是在定位觀測以后,對兩臺GPS接收機所采集的定位數據進行測后的聯合處理,從而計算出接收機所在運動載體在對應時間上的坐標位置。例如,在航空攝影測量時,用GPS信號測量每一個攝影瞬間的攝站位置,就可以采用后處理差分動態定位。
用戶評論
查看全部 條評論
發表評論請先 登錄, 還沒有賬號?免費注冊。
發表評論